文娱资讯•双周报 | 2025年第2期
一、行业热点
1、2025开年爆剧《漂白》陷“抄袭”争议
1月20日,微信公众号“猛哥”发文称电视剧《漂白》“无论是剧名,还是剧情,都‘漂白’了我2012年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1月21日,电视剧《漂白》的编剧陈枰回应称,2016年一名电影制片人找到她,希望她作为编剧创作一部以该案为原型的电影剧本。之后她走访多地,对案件主办人员、案件主犯家属等进行详尽采访后,撰写了小说《漂白》,并由此改编为本剧剧本。1月23日,陈枰再次否认“抄袭”指控,称“彭兆林”融合了真实案件中的刑警队长和公安局长,并独创了“甄珍”这一人物形象。(来源:猛哥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陈枰)
图片来源:野马财经微信公众号
2、特朗普签署行政令,TikTok 禁令推迟执行75天
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TikTok禁令推迟75日执行,力图争取更多时间达成一个既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又能确保TikTok继续在美运营的解决方案。此前,美国通过立法《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案》,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必须在1月19日之前将TikTok出售给美国或属于其盟友的买家,否则TikTok将被禁用。TikTok曾质疑该法案的合宪性,并将案件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最终判决:TikTok禁令并未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言论自由”,并维持了下级法院对TikTok的不利裁决。禁令生效前夕,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沐瞳旗下游戏以及字节跳动代理的海外游戏也一度在美国被迫停运。基于特朗普本次行政令,TikTok与上述游戏目前已恢复在美国运营。(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网络
3、2025春节档电影预售票房破6亿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025年1月26日10时17分,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上映新片预售总票房突破6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最快破6亿纪录。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各大影片的预售票房也水涨船高,档期内的多部影片均取得了不错的预售成绩。其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义》预售破2.4亿,《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预售双双破亿,《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预售票房近9000万。(来源:界面新闻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微信公众号
4、国家新闻出版署1月发布120款国产游戏版号和13款进口网络游戏版号
1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计123款游戏获得了版号。此批过审的国产游戏中,120款为移动游戏(其中52款申报类别为休闲益智),8款为移动及客户端游戏,3款为客户端游戏,2款为移动、网页双端游戏。其中重点游戏包括,腾讯《王者荣耀:世界》、恺英网络《笑傲江湖:群侠传》、中手游《三千幻世》、冰川网络的《西游神魔榜》、雷霆游戏《永恒余烬》、三七互娱《史诗大陆》、北京简游的《暮光海岛》、啊吉游的《伍六七:暗影交锋》、三九互娱的《零境幻想》等。(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
5、《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发布
1月16日,《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出品,北京交通大学、抖音、红果短剧、DataEye等机构提供相关支持。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展现微短剧行业过去一年在精品化创作、商业模式多元化、“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等方面的趋势特点。报告显示,2024年各平台共上线微短剧3万多部,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 504.4 亿元,同比增长 34.9%,行业发展直接、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0 亿元。2024年度微短剧的增长主要受益于IAA 模式(免费剧,用户需要观看中插广告或激励广告解锁剧集)的迅猛发展,IAA 模式市场占比从 1 月仅占 11%攀升至 10 月的 50%,后反超 IAP(付费剧,用户需要通过付费解锁或购买会员的方式观看剧集) 模式,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TOP行业报告微信公众号
6、微信发布《关于打击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进行营销宣传的公告》
1月18日,微信发布了《关于打击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进行营销宣传的公告》,公告称:微信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一段时间以来,平台持续关注利用AI技术仿冒名人进行不当营销的行为,为守护用户权益,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结合用户举报、日常巡查等线索,平台从速从严打击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进行违规拼接、不当营销、恶意博取流量等行为。最近一个月,累计处置内容12091条,关闭账号3281个。下一步,平台将持续加大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进行营销宣传等违规内容的发现,进一步提升技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维护良好生态。同时,微信也倡导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对于利用AI合成技术生成违规内容的行为,平台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更多线索,共同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来源:微信珊瑚安全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微信珊瑚安全微信公众号
7、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1月19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6类问题,包括挑起极端对立、炮制不实信息、宣扬低俗恶俗、鼓吹不良文化、违法活动引流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各地网信部门需细化实施方案,压实平台责任,加强对算法推荐的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为广大网民营造更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春节网络氛围。(来源:中央网信网官网)
图片来源:中央网信网官网
8、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1月17日,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本次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主要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春节观影环境,护航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工作聚焦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处置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加强重点作品预警保护、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加大线上线下监测监管、依法查处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案件,尤其是重点查办诱导、教唆未成年人进行偷拍盗录和网络传播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加强院线电影版权全链条保护,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电影市场版权秩序。(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
9、国家版权局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
1月17日,按照国家版权局《关于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传播作品版权监管工作的意见》及版权重点监管工作计划,根据相关权利人上报的作品授权情况,国家版权局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包括《刺猬索尼克3》《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哪吒之魔童闹海》等10部电影作品被纳入版权保护预警名单。(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
10、国家版权局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1月27日,按照国家版权局《关于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传播作品版权监管工作的意见》及版权重点监管工作计划,根据相关权利人上报的作品授权情况,国家版权局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相关节目》《六姊妹》《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大奉打更人》等20部作品被纳入版权保护预警名单。(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
二、新规速递
1、《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二批)(征求意见稿)》发布
1月23日,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各界对数据领域术语形成统一认识和理解,《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二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来源:国家数据局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数据局官网
2、《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1月24日,为了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提高网络交易监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经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研究形成了《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三、司法案例
1、北京互联网法院:“碰瓷”构成美术作品的热门游戏牌面图案构成著作权侵权
1月2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一起“碰瓷”热门游戏牌面图案。该案中,原告对“A了个A”小游戏及游戏中16种牌面图案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被告为“B了个B”麻将游戏的运营商。原告认为两款游戏命名结构近似,且“B了个B”麻将牌面图案与“A了个A”游戏牌面图案相似。原告遂以被告行为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被告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游戏“A了个A”中的16个牌面图案的颜色、线条、图形搭配、比例等均体现了创作者的选择、判断和取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B了个B” 游戏麻将牌面所使用的16个图案,同原告享有著作权的16幅美术作品在组合元素、结构与特征、呈现效果等方面基本相同,仅个别细节处有区别,构成实质性相似。因此被告未经许可使用与涉案美术作品相近似的图案,侵害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虽然 “B了个B”与“A了个A”游戏名称相似,但“X了个X”名称结构非原告独有,该结构未与原告形成稳定的指向。且游戏中16个图案均为日常生活常见元素,相似不足以使普通网络用户误认为两者是同一游戏或存在特定联系,因此被告不构成不正当竞争。综上,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向公众提供“B了个B”游戏的牌面美术作品,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4000元、合理支出2000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知产前沿微信公众号
2、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7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小红书平台虚假“种草”一案中,被告通过其经营的第三方平台公开发布“种草通告任务”,为商家招募博主报名在小红书平台完成种草图文的发布事项,帮助商家选择已入驻该平台的小红书博主私发种草订单等,损害了小红书运营者构建的以用户真实体验和经历分享的平台内容吸引消费者、经营者与用户有效互动而形成的可持续流量变现和商业宣传市场知名度等竞争优势,构成不正当竞争。直播带货“踩一捧一”案中,被告在直播中称另一款同类产品贵的原因是“明星广告费用太高了”,广告费用“摊在消费者身上”,“溢价太高”没必要买,同时,表示自己的产品“没有明星代言费用,所以价格很划算”,构成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来源:湖北高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湖北高院微信公众号
3、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法院:视频网站独播视频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作出(2023)苏0402民初5790号民事判决书,在5790号案件中,原告优酷公司主张其系“优酷网”的开发者和经营方,其通过自制、采购等多种途径,将众多正版影视资源汇集于优酷网,并不间断以热播剧、独播剧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丰富视频内容。其中,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作为优酷采购剧集,2020年12月13日在湖南卫视首播,并在优酷网同步播出,播出收视率持续排名前列。2021年1月,优酷公司发现在百度旗下的短视频APP“好看视频”,以原告独播的热播影视剧《巡回检察组》为关键词索引,在该剧热门短视频下,为常州创若公司、重庆萍点公司投放的以“巡回检察组高清完整版-下载APP-正版海量资源免费看”的广告内容,借此宣传北京洪亚公司开发的“蓝猫视频”APP。用户在点击进入并安装“蓝猫视频”APP后,便可无限制播放优酷网全站内容。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对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经审理认为:第一,优酷公司经授权独占性获得剧集《巡回检察组》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优酷平台系电视剧《巡回检察组》网络独播平台。《巡回检察组》上映及宣传期间,相关宣传资料多次提及优酷平台为网络独播平台。用户想要通过网络观看该剧,只能通过优酷平台播放,并且部分剧集还必须以优酷平台会员身份才可观看,是该剧全网唯一的正版播放平台。该剧的信息网络播放途径已经和优酷网形成了唯一的关联性,用户无论在爱奇艺或腾讯视频等何处搜索该剧的正版观看平台,均会最终进入优酷网进行播放。考虑到取证发生在该剧集更新完毕不久,在该时间节点,对用户来说,《巡回检察组》与优酷公司已建立一定的记忆联系,用户必然将该剧的正版播放平台同优酷形成关联或联想,该剧已经成为了优酷网具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一项之规定,“蓝猫视频”利用优酷公司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独播剧《巡回检察组》宣传其同样为正版播放平台,使得用户误认为其同优酷公司之间存在合作关系或特定联系,构成混淆。“蓝猫视频”将《巡回检察组》作为搜索关键词进行宣传推广,并宣传为“正版资源”,容易使一般消费者误以为优酷公司与该平台存在特定联系,构成不正当竞争。第二,优酷公司运营优酷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数量众多的视频作品。普通用户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优酷网观看视频时,基于技术保护原因和经营模式所需,在观看免费视频时,需要观看视频播放前的贴片广告,暂停视频播放时需要观看暂停广告,并同步在播放页面有相应页面广告;在观看VIP视频和付费视频时,需要付费开通VIP会员服务或付费购买观看权限。非优酷会员在剧集上映期后,无法完整观看全部视频。但用户下载安装“蓝猫视频”App后,即可无须优酷网会员或播放广告免费观看优酷网的全站视频资源。“蓝猫视频”通过技术手段破坏优酷公司对于涉案剧集的版权保护措施,向用户提供免费的完整视频,且在播放中去除了原有的贴片广告。该行为妨碍和破坏了优酷公司所提供的视频服务的正常运行,亦将使得优酷公司在提供免费视频的同时获得广告收益、推广优酷平台以及增加付费用户的商业目的无法实现,从根本上损害了优酷公司本可获得的经营利益。综上前述被诉行为属利用技术手段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正常运行,均系在非法损害他人正当经营的基础上,为自身谋取不当利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第二款四项所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源:知产宝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