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Publications

家事与财富传承-简讯 2025.3(总第31期)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作者:君泽君深圳分所家事与财富传承业务部

一、法规速递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外币及港澳台货币逾期付款利息计算标准的批复》。

2025年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外币及港澳台货币逾期付款利息计算标准的批复》(下称《批复》),自2025年2月13日起施行。

 

《批复》明确,在外币逾期付款情形下,当事人就逾期付款主张利息损失时,对利率计算标准有约定的,按当事人约定处理;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计算标准超过案涉纠纷适用的准据法规定上限的,对超过的部分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利率计算标准或者约定不明时,《批复》明确了逾期付款利息的计算标准。对于港币、澳门元、新台币逾期付款利息的计算标准,当事人有约定的,参照《批复》第一条的规定执行;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分别参考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澳门元综合利率、新台币基本放款利率确定。

 

来源: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4651.html

 

2.教育部发布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2025年2月7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共5章30条,突出了教育公平,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一步做了细化规范,对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重复学籍等问题均做出了回应。如第15条规定学生转学时,转入学校应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的核办工作;转出学校须对电子学籍档案备份保留,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等。

 

来源: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2502/t20250207_1177647.html

 

3.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2025年2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网址公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共6章37条,总体延续了历年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公告的主要内容,共包括总则、汇算清缴准备及有关事项填报、汇算清缴办理及服务、退(补)税、管理措施及法律责任、附则等。

 

《办法》不同于以往每年在汇算期前制发“管一年”的规范性文件,而是调整为“管长远”的部门规章,明确各方在汇算清缴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相关涉税服务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例如,《办法》要求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为个人相关涉税信息保密,并列示了纳税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的法律救济渠道等。

 

来源:https://fgk.chinatax.gov.cn/zcfgk/c100011/c5238560/content.html

 

二、热点事件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202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宗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打击婚骗行为,规制闪婚服务。

 

案例一明确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可以认定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案例二明确一方基于索取财物目的与另一方建立恋爱关系、作出结婚承诺,可以认定为借婚姻索取财物;案例三明确婚介机构以保证“闪婚”为名收取高额服务费,应结合合同履行情况返还部分费用;案例四明确夫因彩礼给付方隐瞒自身重大疾病导致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考虑其过错情况对彩礼返还数额予以酌减。

 

来源: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6091.html

 

2.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

2025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宗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与夫妻一方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提起虚假诉讼、滥用“保护性查封”通过虚假诉讼逃避履行债务、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提起虚假诉讼、利用虚假诉讼手段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

 

案例一中,A向朋友B借款7万元,均已清偿完毕。后A因与丈夫C存在离婚纠纷,为达到离婚后多分夫妻共同财产的目的,经与B共谋,隐瞒二人之间上述借款已全部清偿的事实,由B提供其个人信息及签名笔迹,由A伪造借条、资金转账记录等证据材料,以B为原告起草起诉状等材料,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刘A及丈夫C共同偿还借款7万元。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发现A、B的行为属于虚假诉讼,遂决定对A、B予以司法拘留,并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法院生效裁判认为,A、B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二人行为均已构成虚假诉讼罪,对二人判处刑罚。

 

来源: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5421.html

 

3.公安部公布保障未成年人旅馆住宿安全典型案例。

2025年2月8日,公安部网站公布推进落实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要求五宗典型案例。

 

“五必须”是指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时,必须:查验入住未成年人身份、询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询问同住人员身份关系等情况、加强安全巡查和访客管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情况。

 

案例一中,2024年9月,3名成年人携1名女婴入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某酒店,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按照“五必须”要求核实入住信息,由于无法提供女婴的身份证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及时将情况报告公安机关。经公安民警现场核查,初步判定该女婴系被拐卖。公安机关将女婴安全解救后,进一步顺线追踪,成功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件。

 

来源:https://www.mps.gov.cn/n2254098/n4904352/c9966304/content.html

 

4.缅北电信诈骗明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开庭。

2025年2月14日至19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明国平、明珍珍等23名被告人诈骗、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开设赌场、组织卖淫、贩卖毒品、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偷越国(边)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15年以来,以明学昌(已死亡)、明国安(另案处理)、明国平、明珍珍等家族核心成员为首要分子,以毕会军、明菊兰等其他家族成员和周卫昌、罗家良、杨正喜等武装头目为重要成员的明家犯罪集团,利用明家家族在缅甸果敢地区的影响力,发展和依托明家家族掌控的武装力量,在果敢老街市及石园子、清水河等地设立多个“产业园区”,招揽、吸引巫鸿明、罗建章、蒋吉等多名“金主”入驻并提供武装庇护,伙同以“金主”为首要分子的犯罪集团,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开设赌场、贩卖毒品、组织卖淫等犯罪活动,涉赌诈资金百亿余元,造成14名中国公民死亡、6名中国公民受伤。其中,2023年10月20日,为防止涉诈人员被移交我国,明家犯罪集团提供武装押运和看管,伙同“金主”转移藏匿涉诈人员,以武力压制、开枪射击的方式阻止涉诈人员逃跑,致多人伤亡。检察机关提请以诈骗罪、故意杀人罪等11项罪名追究明家犯罪集团及其关联犯罪集团成员刑事责任。法院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后,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hy-mWw_5-VjRJqb3FuAnw

 

三、案例分享

 

最高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一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0年10月,赵某(男)与孙某经人介绍相识,同月双方登记结婚。赵某向孙某给付彩礼8.6万元,婚后未生育子女。2021年6月,赵某提起本案诉讼,主张孙某将婚姻作为获取财物的手段,请求判决双方离婚,由孙某返还全部彩礼,主要理由是:婚后孙某主要在娘家居住,双方共同生活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期间因孙某一直主张身体不适无夫妻之实,双方还经常因孙某索要财物一事发生矛盾,2021年3月再次为此事争吵后,孙某回娘家不再与其联系。

 

经法院查明,近4年内,孙某另外还有两段婚姻,均是与男方认识较短时间后便登记结婚,分别接收彩礼8万元、18万元。在两段婚姻所涉离婚诉讼中,男方均提到双方婚后不久即因钱财问题发生矛盾,之后孙某就回娘家居住,没有夫妻生活。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及当事人陈述,孙某在四年内就已涉及三起离婚纠纷,结婚仓促,婚姻关系维系时间短,且男方均表示,孙某收取了较高数额的彩礼,婚后双方只有夫妻之名,孙某在双方发生矛盾后即回娘家居住,没有继续与男方共同生活的意思表示。综合全部在案证据,可以认定孙某的行为属于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故判令解除婚姻关系,由孙某返还全部彩礼8.6万元。

 

【典型意义】

根据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请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给付彩礼的目的除了办理结婚登记这一法定形式要件外,更重要的是双方形成长期、稳定的共同生活状态。本案中,虽然孙某已与赵某办理结婚登记,但婚姻关系存续时间较短,且孙某主要在娘家居住,双方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共同生活状态。同时,结合双方经常因孙某索要钱财发生争吵以及孙某之前所涉两次离婚纠纷的具体情况,人民法院认定其有通过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判令其全额返还彩礼,再次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司法态度,维护正常的婚恋秩序。

 

来源: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6091.html

 
分享 :

投诉电话:

  • +86-10-6652 3366

咨询电话:

  • 北京:+86-10-6652 3388
  • 上海:+86-21-6106 0889
  • 深圳:+86-755-3398 8188
  • 广州:+86-20-8551 1672
© 1995-2025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30563号-1

君泽君香港分所与陈和李律师事务所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