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夫妻,明算账,财产协议来帮忙
婚姻不仅意味着情感的结合,更意味着权利义务的产生。如何理性地看待婚姻关系,如何妥善保护婚前个人财产,如何捍卫夫妻共同积攒的家庭资产,甚至是在一方撒手人寰之后,如何保障家族财富的安全和顺利传承,都是需要系统思考和规划的重大事项。在诸多方案和工具之中,夫妻财产协议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之一。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签订夫妻财产协议?不同情境中的夫妻签署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签署财产协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从结婚时高净值家族财产保护的难点、再婚家庭财产保护的痛点以及家庭危机时财产保护的焦点这三个视角出发,根据不同情境分析夫妻财产协议的应用,希望这一工具能为夫妻双方的财产保护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一、夫妻财产协议的应用情形与类型
夫妻财产协议是指夫妻之间就财产关系采用何种财产制所订立的契约,其目的在于解决夫妻财产的归属问题,核心在于通过个性化的财产归属及分配方案,避免默认适用相关法律规范,满足一方或双方对于财富管控和保护的需求。那么,哪些情况下,需要考虑签署夫妻财产协议呢?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双方资产悬殊,通过夫妻财产协议避免资产混同及婚变析产
在双方家族财力悬殊的婚姻组合中,一旦发生婚变,高净值一方很可能会陷入被析产的局面,特别是一方持有高价值公司股权的情况下,所持股权将会被分割、调整,这无疑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此种情况下,高净值一方会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婚前财产,再对婚后共同所得进行权属约定,或者是在结婚后,签订财产分配协议,明确婚姻期间财产归属,解决高净值一方家族对婚后财产混同及婚变析产的担忧。
(二)再婚家庭,更有意识约定财产归属
再婚家庭一方或双方,经历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后,将更加理性地考虑财产问题。再婚的一方若有未成年子女,则需和新组建的家庭一起抚养,这将会涉及到法定继承权的问题。一方如果在再婚前就持有大额资产,通过夫妻财产协议进行明确约定,能够避免在婚姻再次遭遇变故或者发生法定继承的情况下措手不及的局面。
(三)发生家庭危机时,以财产协议抑制危机恶化、保护家庭及个人财产、保障财富传承
在发生情感危机的情况下,若一方不忠,虽还不致感情破裂,双方可能会选择继续过下去,但不忠产生的裂痕势必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隔阂。此时若及时签署财产协议,对家庭财产的归属向无过错方作出倾斜性的约定,也不失为自我保护、抑制危机的一种方式。
在发生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一方借债可能会导致双方共同担责,特别是一方的经营风险很可能危及家庭共同财产,更有甚者,一方恶意虚构债务侵害家庭财产。此时,可以通过夫妻财产协议提前对债务承担进行分配,抑制恶意侵害家庭财产的可能。
在发生健康危机的情况下,既可能面临个人财产脱离自身控制的局面,更可能面临死后家庭财产未能顺利分配和传承的风险,这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预防这些风险的发生,可提前签署夫妻财产协议,并配合遗嘱、大额保单及家族信托等工具,提早安排家族及个人身后的财产,确保财产安全及财富的顺利传承。
二、不同情形下,夫妻财产协议的注意要点
(一)双方资产悬殊的,要注意个人股权等权益性资产的保护
1.个人权益性资产在婚后会出现增值
夫妻双方资产悬殊的,很多时候体现为一方经营公司、开办工厂,持有股权、股份、合伙份额等权益性资产。那么,夫妻双方的结合是否会导致这些权益性资产成为夫妻共同财产呢?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这些作为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单独所有。但是,在婚后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会产生收益,股权等权益性资产会产生增值,在公司规模较大、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收益和资产增值是相当可观的;甚至在一些初创企业,其之后的增值可能远远超过婚前的价值。那这些收益和增值部分该如何定性呢?
2.权益性资产的经营增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一条及《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换言之,即使公司股权等权益性资产属于个人婚前财产,但因婚后的经营而产生的收益和增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用这些收益再投资的,再投资形成的权益性资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此时,如果双方离婚,那么这些收益、增值及权益性资产都将面临被另一方分割的风险,即使另一方从未参与公司的经营和投资的管理。
3.夫妻财产协议要涵盖资产预期增值部分
根据前述说明,对于双方资产悬殊的夫妻关系,要注意保护个人股权等权益性资产。在签订夫妻财产协议时,不但要明确权益性资产属于一方婚前财产,归一方个人所有,还要明确权益性资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和增值亦归一方所有。
(二)再婚家庭的,要关注已积累财富的保护和子女抚养、继承的问题
1.人到中年,保护再婚前已积累的财富
再婚家庭的夫妻,很多时候已人到中年,之前就实现了个人的初期财富积累,有房有车,有存款有投资,再婚的双方一般不会再一起度过艰难的家庭财富积累期。经过前一段婚姻及因离婚而进行的夫妻财产分割,双方可能都会有意识地处理个人婚前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再婚夫妻更加注重财产保护,更加接受夫妻财产协议。
这类群体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在夫妻财产协议中要细化约定婚前财产。再婚夫妻的婚前财产通常种类更多、价值更大,比如房产、汽车、股权、股票、期权、古董、艺术品、贵金属等等,甚至其权属还可能涉及其他主体。所以,在草拟夫妻财产协议时,要对这些财产的类别、属性、状态价值等明确说明,避免产生争议。二是要注意避免夫妻婚前财产的混同。仅仅撰写一份完善的财产协议是不够的,要想保护个人婚前财产,还要在生活中和夫妻共同投资时避免双方财产的混同。在双方都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情况下,除了共同支付生活开支外,双方还可能一起对外投资,但如果无法区分共同投资时各方的比例,那么这些投资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生活中要留意双方各自财产的可区分性,避免混同。
2.留意继子女的抚养费承担和财产继承问题
再婚夫妻可能都带有未成年子女,这就形成了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即,继父母对继子女有抚养教育、承担抚养费和教育费的义务,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可以相互继承财产。
对于可能产生的抚养费承担和财产继承问题,我们也建议在夫妻财产协议里面约定清楚,关于财产继承的约定涉及《继承法》,可以考虑同时搭配遗嘱甚至家族信托等财富管理工具,为个人、家庭财产搭建完整的保护架构。
(三)发生家庭危机的,既要抑制危机恶化,也保障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1. 发生情感危机的,要注意财产协议和离婚协议的区分
发生情感危机,最好能够通过双方的努力予以化解,但如果实在无法挽救,也要做好离婚准备。在可能离婚之前,我们建议先通过夫妻财产协议对家庭财产进行分割,做好自我保护。
如果要签离婚协议,就需要留意,夫妻达成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的,若双方协议离婚未成,或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则人民法院会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因此,尽量以婚内财产协议的形式对财产进行分割,避免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分割财产。
此外,离婚协议中可能会涉及“净身出户条款”,如不存在欺诈胁迫等事由,法院一般会认定该等约定有效,但若夫妻双方以离婚协议分割财产方式损害第三人权益,则第三人可以要求撤销。因此,约定“净身出户”的,要审视被“净身出户”一方是否负有对第三方债务。
2.发生债务危机的,要注意家庭财产的内部侵蚀和外来威胁
发生家庭债务危机时,可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防止家庭内部恶意侵蚀共同财产,二是防止家庭财产受到外来风险的威胁。
对于第一个问题,夫妻财产协议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关键是在对家庭财产权属进行约定的同时,重点明确家庭共同债务及个人债务的承担,这包括确定哪些属于共同债务,哪些属于个人债务?个人债务导致夫妻共同承担时该怎么处理?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家庭债务该如何分担?等等。具体内容需要专业人士根据家庭财务情况分析后拟定。
对于第二个问题,仅靠夫妻内部的财产分割协议是无法抵抗外部第三人债权的,需要配合家族信托、分类投资等其他财富管理工具。对于有家族企业的,还需要对家族企业的权属结构进行规划和重建,达到风险隔离、财产保护的目的。
3. 发生健康危机的,要注意对财产的控制和财富的传承
一旦发生健康危机,伴随着行动能力的退化,个人对其财产的控制也将减弱,这对于家族庞大、家庭关系复杂、内部矛盾多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为此,需要提前为财产的控制和财富的传承做准备。
对于财产的控制,通过夫妻财产协议对财产的权属予以明确,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另一方或其他家庭成员对自身财产的觊觎。在财产协议中,除了明确权属外,还需对于侵害财产的行为约定相应的责任,或设置一定的财产保护架构,以免财产脱离控制、被他人侵占。
对于财富的传承,夫妻财产协议可以提前划分财产权属,而无需走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程序,避免纠纷的发生,促进财富传承的顺利。此外,夫妻财产协议最好能够与大额保单、遗嘱等工具配合使用,既是对健康风险的防控,也是对财富传承的保障。
三、如何设计好一份夫妻财产协议
1. 签订时间越早越好
夫妻财产协议的签订要趁早,能婚前签就婚前签,切莫等到将要离婚时才考虑财产分割的问题,否则到时定是一场惨烈狗血的争产大战,当当网的李国庆和俞渝便是典型的例子。
2. 对特殊财产要特别安排
对于股权、合伙份额、股票、期权类财产,除了要约定其归属外,还需对其分红、增值、行权等进行明确约定,特别是要考虑分割时保障分割顺利实现的法律措施。如果股权等所有权发生部分变更,为保障对公司的控制等,可考虑确认投票权的单方归属或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3. 财产协议宜避开离婚的约定,将离婚与财产分割相区分
为避免因夫妻双方对离婚事宜未达成一致而影响夫妻财产协议的效力,在夫妻财产协议中,尽量不要出现与离婚相关事项,尽量避免体现离婚之目的,更要避免将离婚协议作为夫妻财产协议。可考虑同时签订夫妻财产协议和离婚协议,避免离婚协议不被支持时财产分割无法实现的风险;若先后签署多份夫妻财产协议和离婚协议,需要注意各协议间的一致和衔接。
4. 留意区分财产分割与赠与,及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若夫妻财产协议中约定财产权属全部归于一方,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赠与,而非财产分割;而若财产分割被认定为一方对另一方的赠与,则很可能出现赠与方撤销赠与、要求返还的情形。因此,分割财产时宜给予另一方合理份额,以此避免被认定为赠与。此外,夫妻财产协议确立双方财产的权属后,对于需要办理登记的,要及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以降低不确定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夫妻财产协议进行公证。
四、小结
夫妻之间,既有“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亲缘,也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现实,在享受爱情的美好与家庭的温暖时,也要理性预防家庭纠纷和风险。
不管是高净值客户要保护婚前财产,还是再婚人士要预防婚姻风险,抑或理性之人要提前准备应对情感、债务、健康等危机,夫妻财产协议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夫妻财产协议内容广泛,不仅可以约定财产分割,还可以涵盖情感处理、行为规范、子女抚养、财富传承等诸多内容,而重点在于如何针对最核心的需求起草合适的夫妻财产协议,定点定向防控好相关风险,才能最有效的保护好家庭及个人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