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资讯•双周报 | 2024年第12期
一、行业热点
1、罗晋杨子姗电视剧《执行法官》定档2024年6月27日,践行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6月20日,由安建执导、李东霖联合导演,以原则为执法护航,以情感为法官立传的法治案情剧《执行法官》发布执行百态版预告、最后一公里版及并肩版海报,正式宣布将于2024年6月27日起在CCTV8黄金强档播出、优酷全网首播。该剧由罗晋、杨子姗领衔主演,特邀出演丁嘉丽、赵君、张晞临、萨日娜、王同辉、房子斌、刘向京、徐洁儿、印小天、董璇、林家川、赵柯等齐聚执行局,共同见证案件执行过程中的人间百态。电视剧《执行法官》讲述了青港市人民法院优秀刑庭法官齐麟(罗晋饰)在轮岗到执行局支援的过程中,结识了与自己办案方式截然不同的执行二庭庭长楚云(杨子姗饰),二人从矛盾重重、分歧不断到携手作战、默契配合,带领二庭执行团队迎难而上,解决一系列棘手案件的故事。该剧聚焦一群青年执行法官的成长,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真实案件,全面展现了执行局司法为民、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艰辛与不易,将法院执行这一国家和社会极其关注的落地民生工作进行深入浅出的演绎,诠释司法的温度、力度、深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来源:新浪娱乐)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电视剧《执行法官》
2、上海闵行法院宣判梁静茹演唱会“柱子票”案件
6月20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对梁静茹演唱会“柱子票”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艺有限公司以阶梯式退票比例按单张票价420元、650元、910元(原票价分别为699元、999元、1299元)的标准向九位原告退还票款。法院认为,(1)被告售卖“柱子票”的行为尚未构成欺诈;(2)被告的行为属于瑕疵履行,构成违约;(3)被告应承担减价退赔的违约责任。关于退款比例,法院认为,根据一般消费者的心理,购买内场票的观众对于演唱会中近距离接触并与偶像互动等的期待值相对更高,因而对履行瑕疵的容忍义务也就更低,因此,在退款比例上,也应结合票价,采用阶梯式的退票比例。(来源:上海闵行法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3、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亚洲电影包揽11奖项,哈萨克斯坦电影《离婚》获最佳影片
6月22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颁奖典礼,哈萨克斯坦影片《离婚》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黄晓明凭借《阳光俱乐部》中的表演荣膺最佳男演员奖,亚洲电影在此次上影节斩获了大部分奖项,展现巨大潜力。本届上影节上,除了评委会大奖归属阿根廷影片《成年人》,其余11个奖项的获得者全都是亚洲电影,三部入围主竞赛的中国影片《阳光俱乐部》《刺猬》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分获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奖,《胡阿姨的花园》和《杀了这匹马》也获得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动画短片奖。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合拍的作品《院中雪》、伊朗影片《拾荒人》、日本动画片《你的颜色》、以色列影片《边界事件》分获最佳导演、艺术贡献、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真人短片奖。(来源:环球网)
图片来源:环球网
4、丝芭传媒与鞠婧祎就经纪约到期与否各执一词
6月18日,上海丝芭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丝芭传媒 表示与鞠婧祎“基于SNH48女团经纪协议的第一阶段部分合作已宣告圆满完成,并将自即日起根据补充协议条款,正式过渡到以艺人经纪协议为基础的第二阶段合作之中”。同日,鞠婧祎在其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前段时间,我已明确向丝芭传媒表达了2024年6月18日到期不续的决定。关于今天早上公告中提到的‘补充协议条款’‘第二阶段合作’,这些我都是不知情的”。当晚,丝芭传媒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2018年9月10日,双方又签署了《专属艺人合约》补充协议,对于相关的独家经纪业务的合作期限进行补充约定”“丝芭公司确认该补充协议系鞠婧祎女士本人于2018年9月10日签署,且丝芭传媒此前已明确告知鞠婧祎女士有关此补充协议的具体事宜,并确认鞠婧祎女士收到了相关内容”。6月19日,新浪微博@鞠婧祎Office 称“鞠婧祎个人工作室’账号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修改了密码,自昨晚起已无法再登陆了。以后暂由我的账号来代理小鞠工作室的发布”。(来源:腾讯网)
图片来源:腾讯网
5、工信部通报零点手游等22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6月19日,工信部对22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及SDK予以通报。通报名单显示,广州众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零点手游存在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成都释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优购U品存在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的问题。此外,还有多款APP及SDK也存在不同的问题。工信部通报中提到,相关APP及SDK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工信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来源:工信部官网)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6、2023年上海获批游戏版号占总量27%,居全国首位
6月20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主办,伽马数据(CNG)承办的“2024上海游戏精英峰会暨游戏出版产业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举办。本届峰会以“构建游戏新生态”为主题展开探讨,并发布《2023—2024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2023年上海获批游戏版号占总量27%,居全国首位。广东、北京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分别占比18.4%、12.8%。另一方面,上海游戏企业的版号多端申请趋势显著,获批版号中多端产品占比由2022年的2.7%增长至2023年的10.9%。(来源:伽马数据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伽马数据微信公众号
7、“苹果税”引发电商平台数字商品下架
2024年“618”电商大促期间,在短视频、支付、电商等平台,视频、网盘等会员类商品无法使用苹果手机进行购买。记者发现,在爱奇艺官方旗舰店、优酷官方旗舰店、腾讯视频官方旗舰店、百度网盘官方旗舰店、喜马拉雅FM等直播间内,都赫然用醒目的字体标注“支持用安卓手机下单,苹果手机看不到链接”的字眼。记者咨询了多家直播间客服获悉,是平台方直接下架了相关链接,何时恢复还不得而知。也有主播在直播间内表示,近期平台在进行对苹果端支付的维护。此次众多虚拟商品或数字类商品被迫下架的原因或再次指向“苹果税”。此次苹果因为“苹果税”发难,无疑是堵住了消费者更优惠充值方式的路径,消费者只能回到苹果的app内购买“含税”的数字商品。(来源:新京报)
图片来源:网络
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就巴黎奥运会版权等开展战略合作
6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暨2024年巴黎奥运会版权合作签约活动在京举行。双方签署包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4个合作协议,在直播版权许可、资源战略合作、内容联合运营等多领域展开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冬在活动上致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周振红出席活动。(来源:中央广电总台总经理室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9、微信修订视频号相关规则,明确使用AI生成虚拟形象进行直播属于违规
近日,微信视频号宣布对《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在本次规则修订中,微信视频号将“挂机录播”部分的内容改为了“非真实直播”内容,即在直播过程中存在使用非实时直播内容或道具代替真实直播的行为,具体包括:直播间播放他人直播素材;使用历史录像直播;使用未授权的第三方版权内容直播;使用AI生产虚拟形象直播;使用绿幕代替真实环境、商品实物进行直播等等。违规后果则包括减少直播推荐、减少账号推荐、限制流量等。目前各平台对AI直播的管控态度不一,百度、快手、京东等平台对AI直播带货持欢迎态度,此前京东推出AI刘强东带货,引起社会对AI带货行为的热烈讨论与关注。(来源:微信视频号官网)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二、新规速递
1、国家网信办、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6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从对网络暴力信息的预防预警、信息和账号处置、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通过夸大事实、过度渲染、片面报道等方式采编发布、转载涉网络暴力新闻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实行先审后发。在用户权益保护方面,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便利用户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或者特定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载或者评论本人发布信息、仅接收好友私信或者拒绝接收所有私信等网络暴力信息防护选项,并向用户提供网络暴力信息快捷取证等功能。(来源:中国网信网)
图片来源:中国网信网官网
2、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网络文化经营(游戏类)ICP 申请出版前置备案审核的申报和加强中介风险防范的提示》
6月14日,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网络文化经营(游戏类)ICP 申请出版前置备案审核的申报和加强中介风险防范的提示》。该规范提示中称,近来有不明中介以进行网络文化经营(游戏类)ICP 申请出版前置备案审核申请、续期、续证可以加急加快审批为幌子,或是以受业务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单位委托名义,诱导游戏企业通过其进行申请、续期、续证等,其目的是为了谋取高额中介费。针对此现象,该规范提示中着重声明了如下三项内容:一、网络文化经营(游戏类)ICP申请出版前置备案审核申请、续期、续证业务从未授权或与中介机构有过任何形式的合作,也不接受中介机构提交的任何项目申报材料或代为填报,企业应该通过正规途径向省新闻出版局进行申报。二、凡是交由中介机构全程代理(包办)的申请项目,一经查实将停止受理申报或取消前置备案审核申请、续期、续证。三、业务主管部门每年不定期对网络文化经营(游戏类)ICP申请出版前置备案审核申请、续期、续证等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相关管理规定,虚报、挪用、隐瞒、转移和改变申请、续期、续证的企业,撤消前置备案资格。(来源: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三、司法案例
1、北京互联网法院:若游戏账号活动与未成年人行为特征不符,其提出的“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请求应予以驳回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纠纷。原告小张称,本人系未成年人,未经法定监护人张某(小张之父)的同意,私自使用张某的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注册了涉案游戏账号,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充值。其涉案游戏账户中的大额充值行为并未获得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因此相关民事行为应认定无效。被告北京某技术公司作为游戏运营方,应当返还充值款。法院审理查明,自2022年7月28日至2023年12月6日期间,涉案游戏账户发生充值683笔共计188412元,充值款来自张某的微信账户,充值行为发生于在校期间、凌晨的次数超过200次。涉案游戏账户曾在私信中向他人发送“老婆孩子睡觉了,不太方便语音”“我42”等内容。法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显示不足以证明涉案游戏账号的实际使用人是原告小张。相反,被告提交的证据显示,涉案游戏账号的使用主体存在多次于在校期间、凌晨充值等不符合未成年人生活作息规律的行为,以及在游戏内发表不符合未成年人语言特点的言论。综合以上情形,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本人系涉案游戏账号的实际使用人、涉案充值行为由其实际实施,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因此,原告要求确认涉案网络服务合同无效,并要求被告退款充值款项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并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目前该案还在上诉期,一审判决尚未生效。(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网络
2、上海法院发布涉影视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近日,6月1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涉影视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包含了涉及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案件,也包括涉及保护作品改编权、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仿冒、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剧本委托创作合同、无障碍视听作品保护等民事案件。(来源: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
3、全国首例!玩家擅自披露游戏测试视频被判侵权
6月22日,南京秦淮区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玩家“剧透”游戏测试视频侵害商业秘密的案件。一位南京00后游戏玩家陈某因擅自披露《原神》尚未公开的新版本测试内容,被认定为实施了侵犯游戏运营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判决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10万元。被告曾主张自己与《原神》开发方签订了保密协议,但与游戏运营方无关,原告无权提起诉讼。但法院认为,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并无问题,有权向被告提起诉讼。据悉,这是全国首例将未公开的游戏角色、场景认定为商业秘密范畴并加以保护的案件。(来源: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江苏新闻
4、短视频被“换脸”后制作成“AI换脸”付费模板,法院认定构成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
6月2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了两起北京市首例“AI换脸”软件侵权案件,认定使用他人视频“换脸”后制作模板再提供“换脸”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了他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原告主张,被告是一款“换脸”APP的运营者,擅自使用其出镜视频制作换脸模板,并上传至涉案换脸APP中,提供给用户付费使用借此牟利,侵害了其肖像权,同时,被告擅自上传和使用了具有原告肖像信息的视频,系被告非法获取原告人脸信息并篡改,将原告的人脸通过AI技术手段抠除并替换成第三方的脸,再将技术处理后的视频用作付费模板供涉案APP的用户使用并以此获利,侵害了原告的个人信息权益。法院经审理认为,换脸模板视频不具有肖像意义上的识别性,未支持原告关于肖像权侵权的主张,但认为被告通过“换脸”形成换脸模板视频的过程,属于对原告个人信息的处理,被告获取包含原告人脸信息的视频,利用深度合成这一新兴技术分析、修改后,进行商业化利用,未经过原告同意,侵害了原告的个人信息权益。目前案件尚在上诉期,一审判决未生效。(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微信公众号